涿州实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为农民撑起"保护伞"
中新河北网保定3月22日电 河北涿州市委宣传部22日透露,近年来,该市大力构建服务农民的“农业生产安全网”,将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全市全面推开,有效把农业灾害的事后救助变为事前防范,使农户再也不用听天由命,免受巨额财产损失。
“今年我们种植小麦、玉米,心里更踏实了,政府的惠民政策免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。”近日,涿州市普利庄村村主任徐振平高兴地说。徐主任所说的就是今年该市对小麦、玉米、水稻保险费实行财政全额补贴的惠民政策。
据介绍,今年该市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范围包括农业保险种植业(小麦、玉米、水稻、花生、马铃薯、大豆、棉花、油菜)、农业保险养殖业(能繁母猪、奶牛)、地方特色产业试点品种(设施农业),并对小麦、玉米、水稻实行统保全覆盖,不再收取农户保险费,财政全额补贴;对经济作物(如大豆、花生等)农户每亩只需承担3—5元便可以享受每亩300至400元不等的补偿;每头母猪农户只需承担12.6元便能得到1050元的保险金额;每头奶牛农户只需承担78.5元便能得到5600元的保险金;设施农业保费金额由农户承担50%,保险金额按设施平均建设或购置成本确定。
为落实好这项惠农强农政策,该市充分利用广播、电视、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体,大张旗鼓地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,特别是对小麦、玉米、水稻统保全覆盖财政全额补贴进行宣传,同时印制“涿州市2012年政策性农业保险明白纸”下发到农户,增强广大农户的保险意识。
农业政策性保险是继取消农业税、实施粮食直补、免收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。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实行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自主自愿、协同推进的原则,对因冰雹、暴风、洪、水等自然灾害以及重大病害、意外事故造成的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减产和能繁母猪、奶牛的死亡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。
涿州市于2008年启动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,农户、种植养殖户参保踊跃,财政积极拨付保费补贴资金,保险公司及时迅速进行理赔。仅2011年该市就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资金440.34万元,其中:种植业保险补贴资金370.91万元,养殖业保险补贴资金69.43万元;种植业(小麦、玉米)保险投保面积27.33万亩,养殖业投保能繁母猪6369头,奶牛1388头;理赔资金已达60.43万元,受益农户2300余户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